侗族曾经历过图腾崇拜的历史阶段,图腾崇拜的思想意识以神话故事、歌词等口头文学及
宗教形式传给其后裔,长久地影响着侗民族的群体心理。人们有意无意地把图腾崇拜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相联系,自然也在侗锦中
表现出来。侗锦中各种各样的鸟纹源于古代百越的鸟文化。据
河姆渡出土的鸟形
雕塑文物考证,距今7000年前的古越人有崇鸟的习俗。故百越后裔的
侗族自古亦有“敬鸟如神、爱鸟如命”的传统。不同的鸟鸣,被视为福祸将临的信号,如看见食蛆虫的小雀鸣为祸至,而看见
画眉鸣则为福至。这种
迷信观念,至今仍支配着一些人的心理。
侗族无论贫富,也不分老幼,都有养鸟的爱好,到处可以见到人们提着鸟笼上山下田。侗乡的墟场,自古至今有专门设立的斗鸟和进行鸟交易的场所。
侗族在
鸟类中又特别崇拜
仙鹤、雁鹅与鹞鹰。因为传说
仙鹤曾抚育
侗族始祖,而雁鹅、鹞鹰则是部落南迁时指引方向的
神鸟。至今在棺罩上扎雁、鹤,在侗锦上织、绣鸟纹,在服饰上缀饰白羽,在生活中养鸟、斗鸟等,都是鸟文化的遗风。(图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