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吠陀时代,印度人就有关于作为救世主的转轮圣王的信仰。人们虽不知这位转轮圣王何时才能降临于世,但却相信他一定会出世,而且出世时将伴随有白象、
白马等七种神迹作为象征。随着
佛陀的超人化、神格化,在社会大众的心目中,他就是传统信仰的转轮圣王,而且作为转轮圣王之象征的异象,也被用到
佛陀身上。
佛陀被描写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传说中的转轮圣王在登基之际,帝释天授以“轮宝”(即法的象征),圣王轮转“轮宝”,打破四界恶魔,建立理想国家。这个
神话也移花接木转移到
佛陀身上。他证悟的佛法被说成“
法轮”,他则转动
法轮与苦恶斗争,破除一切邪知邪见。看来,正是有了
佛陀的神格化,演化成了群众心中向往的救世主,
佛教才顺利地赢得了人们的信仰,发展为世界性的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