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
佛山是个寺庙林立的市镇,信奉佛道之人尤众。根据
民国初《
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清末民初,全镇有大小庙、观、寺、庵、祠等705座,在城区不足7平方公里的大街小巷,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寺庙100多座。“越人尚鬼,而
佛山为甚”,
佛山几乎天天有神道佛事活动,因而需要的神相、波罗符等特别多。
佛山专为农历二月十三日南海神诞大量
印制《洪圣》、《龙母》、《北帝》、《
观音》等神相,在当地称为波罗符(因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神诞前后3天,到祭神进香的人数以万计,人们多在祭神之时购买一二款神相回家供奉,据传能给人以
吉祥。因此,每年诞期神相的
销售量就多达十数万张。清代还设有神相行会组织,品行几乎包括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佛道神仙,这也是
佛山年画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