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弄”是黔东南部分苗族的自称。今分布在台江县台拱,雷山县西江、丹江,凯里市桂丁以及丹寨县、三都县和都匀市部分乡(镇)。从语言、服饰上看,“仡弄”至少分为两大支系,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大量使用
鸟纹饰。巴拉河一带“仡弄”以
鸟纹为
衣袖纹饰题材之一,银饰上也大量使用鸟造型,丹寨、三都一带则以
蜡染鸟纹见长。从语义上看,“仡弄”中“仡”是词头,是苗语构
词语素,无实际意义,“弄”是苗语对鸟的统称。如“弄纠”(
画眉)、“弄恰欧”(水车鸟)、“弄卡里”(犁田鸟)、“弄久反语”(布谷鸟)、“弄西里”(山鹳雀)等。虽然,雉(扭)、
喜鹊(卡赖)、
乌鸦(阿乌)、隼(约)、鹰(舍)等
飞禽称呼没有冠“弄”,但在苗族歌谣、语言中还是习惯把有羽能飞的禽类以“弄”相称。那么这个自称“仡弄”的苗族支系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曾经以鸟为图腾、以鸟为崇拜物的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