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神格化有两种方式,一是把人的本性附加到一个本来不具人性的对象之上,使之变成人格化的神;一是把人的本性抽象出来,变成为独立的实体。第一方式在自然
宗教和古代
宗教中
表现得非常明显。第二种方式以基督教最为典型。但两种方式都
表现为人性的对象化或“异化”。那末,人性的对象化或异化是如何实现的呢?正如费尔巴哈所分析的,这显然是人类想象力幻想的结果。如果没有人类想象力的参与,人性的
宗教异化是不能实现的。以自然
宗教为例:“究竟有什么力量使得一种自然对象转变为人性的东西呢?是幻想、想象力!幻想使得一件东西在我们面前
表现出与本来面目不同的样子;幻想使得人在一种让理智昏迷和
眼睛眩惑的光辉中去看自然界。人的语言就称这种光辉为神性、神;可见,幻想给人类造成了神。我已经说过,‘神’、‘神性’这类字眼起初是普通名词而非固有名词。‘神’这个字起初不是主语而是述语,即不是本质而是属性,这属性得适合或应用于那在幻想光辉中对人现出神性的、给人以所谓神性印象的每个对象。所以,每个对象都能够成为一个神,或者(这是一样的)成为
宗教崇拜的一个对象,我说:这是一样的,神也好,
宗教崇拜的对象也好;因为,除了受
宗教崇拜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作为神性的特征:一个神,就是一个受
宗教崇拜的东西。但是,一个对象,唯有在它成为幻想或想象力的一个本质、一个对象时,它才被人拿来做
宗教崇拜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