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苗图抄本汇编》中的九股苗,绘一人持盾握镖前行,另三人共踏弩张弦,皆备一镖,欲射前方一只
老虎。画上文字说明:“九股苗在兴隆卫、凯里卫,以黑苗同类。此种因
武侯南征剿,仅存九人,遂称九股苗,散处蔓地广繁。性好强,头戴铁盔,前有护面,后无遮肩,身披铁甲铁片缠腿,左手执木牌,右手执镖,口衔利刃,携带药弩三人共矢,无不贯,行走如飞。雍正十年征剿后建城设泛。”在《苗蛮图册》、《黔记》中记载的“九名九姓苗”都认为“俗与紫姜苗同”。应该说“九名九姓苗”可能是一支与“紫姜苗”相同或相近的苗族支系,清代分布在都匀、独山一带。当时的九股苗指称的对象仅指清水江南岸革彝、革东、施洞等地苗族。由于这些村寨的苗族经常渡过清水江攻击明军,在他们内部并存着多个小群体,因而概称为“九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