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月2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辖。自治县总面积据潘一志《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载:“自治县(初建县时)的面积,从东南角之水维乡至西北角之基场乡,距三百二十华里;从正南之水各乡
至正北之交梨乡距一百五十华里;从西南角恒丰乡至东北角之甲雄乡距二百五十华里;从正东之上江乡
至正西翁台乡距二百二十华里。以上里程,均以两县交界地作起讫点,并通过县城来计算。这里程数字,系从一般习惯估计,未经测量。兼以这些里程中,有许多地方,上登坡顶,下抵深谷,鸟道纡回曲折,不能拿来计算面积。按
民国三十年,
贵州省政府根据军令部陆地测量总局十万分之一的
贵州省地图测算制
贵州概况统计表所载各县面积来估计,自治县面积四千平方公里(原载荔波县面积为三千四百五十八平方公里,按原荔波县面积与原三都县加周覃、九阡两区的面积,大致相等,就是说周覃、九阡两区原属荔波时,其总面积与周覃、九阡两区属现在的自治县未建立以前的原三都县的总面积大致一样。而自治县又加上都匀、独山、榕江等县拨来的七个乡,所以自治县的面积估计为四千平方公里,出入不大),折合一万六千平方市里,六百万市亩,占全省面积百分之二点四左右。耕地面积约二十五万市亩(水田约占百分之二十六,为六万五千亩左右;旱田约占百分之六十四,为十六
万亩左右;旱地约占百分之十,为二万五千亩左右),占全县总面积百分之四点弱;宜林地总面积约为四百二十五万市亩(成林地面积约二百一十
万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占全县总面积百分之九十八点八强。这些都是解放前的数字。解放十年来,耕地面积,土变田面积,旱田旱地变水田面积以及变林面积等等,都逐年扩大,尤其是1958年
大跃进,扩大面积更为惊人。以上是自治县面积的大约数字,如包括与邻县毗连的水族聚居乡或村在内,其面积约为四千五百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