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这些“羌”的范围,先由
黑水河上游一路数下来,包括了
今日部分
黑水县东部的
黑水藏族,
赤不苏至
沙坝的羌族,
松坪沟、
黑虎沟等地羌族,以上都是居于
岷江河西的
村寨人群。再则,北方由
茂县太平而下,直到
汶川,这是沿
岷江河主流的一些羌族
村寨。最后,九枯六里羌到干溪通化羌,都是指
杂谷脑河流域的
村寨人群。以此范围来看,这得胜的“我族”几乎包括了所有
今日说“
羌语”的地区。包括部分目前“说
羌语的
黑水藏族”,然而
北川地区
村寨人群未包含在内。这个“我族”范围,又与1950年代初民族调查所知的“羌族”范围大致雷同。这项由西南民族学院调查所得的“羌族”范围,与现在的羌族范围相比,少了
北川羌族,却多了
黑水县东部的
村寨人群。上述
经文中提及的“高羊平羌”,应是指1940-1950年代
黑水最大土司头人
高阳平所管的各沟人群,这也证明这个叙事基本上延续或保留1950年代左右的社会记忆。无论如何,在这版本故事中的“
英雄”,是与
魔兵作战的“九兄弟”或是
天神,“
英雄征程”的叙事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