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瑶山出了个想象力丰富,
创造性极强的
刺绣姑娘,她常琢磨着,我们瑶家的
刺绣,天上的、山上的、地下的、水里的很多很多东西都绣了出来,惟独常听到的文字却是绣不出来,“这是多么不够呀!然过山瑶没有文字’怎能绣出它的形纹来呢?于是她朝思暮想,做梦也想象着过山瑶的文字。当然她的想法完全符合过山瑶人的意愿,每个过山瑶人都希望她能造出文字,绣出过山瑶的字形纹来。说来也许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有年“秋试”(
昔日举子赴京考试)期间的一个
晚上,绣姑娘刚睡下不久,便似跟着一群赴京考试的举子,日行夜寝,露宿餐风,涉水爬山,但见路转峰回,不知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到达了
京城。那里简直是个文字海洋:蓝蓝的天空遍布文字,绚丽的大地满铺文字,大街小巷像文字,座座建筑像文字,一草一木像文字,每个人也像文字。正当她极度高兴时,猛见
皇帝忽然冒出对大家说:“举子们有文化很好,你们当中有位瑶家姑娘老想着要有文字更好。没有文字,没有文化是永远都要忍饥挨饿,受人欺负和落后的。赐你本‘三字经’,你可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点横撇捺弯勾和
字体结构去研究创立自家的文字,去绣字的形纹”。说毕抛过一本书来,
刺绣姑娘伸手去接,喜醒过来,原是一个秋梦。但见枕旁,却真有一本书,拿去问师爷,说是
汉人的“三字经”,便
立刻根据梦中
皇帝的赐教,经数载苦究巧刺,终于绣出了“过山瑶字形纹”。过山瑶人早知
刺绣姑娘奇梦,又见她
刺绣的字形纹十分像字,又十分漂亮,便都跟着她
刺绣起这“过山瑶字形纹”来,还配置到服饰用品上去,表示过山瑶也有了文字,有了文化。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成了过山瑶传统
刺绣文化的珍品之一;当然今天过山瑶也真有了文字,过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