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绣潜在的
情感意蕴,阐述着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体系的博大精深和具有丰富想象力的
情感。苗族女性从五六岁开始向母亲学习
刺绣,她们凭借自己的天分,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书写着本民族的“
史书”,记录下这个民族先辈们的蹉跎岁月和千载传奇,记录下对生活美的追求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我们可以从苗绣艺术中看到,苗族女性的丰富想象力的
情感体验,所特有的具有生命活力、能动性和
创造性的心理功能,在审美过程中通过联想、想象、幻想将各种相关形象、记忆表象加以整合,认识对象和
创造新形象。她们常以苗族传说的天鸟、角龙、螺蛳龙、
飞龙、鸟龙、脚龙、人石龙、
双头龙、双身龙、骨龙、花骨龙、鸡龙、卷龙等为
刺绣对象。如绣
南瓜和
叶子,是把瓜绣在
叶子之上,叶在瓜之下,其突出重点而不受实际物象的约束,
南瓜与
叶子主次分明;为使龙变得活泼可爱,绣一朵花表示龙的头;还有长着人脸的
蝴蝶形象。这种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是神化地表达了崇拜心里,是苗族女性对生活感受的美的
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