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自上而下的改土归流举措,促使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从中吸纳先进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苗族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相应改变,文化认知不会局限在半耕半猎的社会里。在改土归流兴盛时期,中央王朝加快开拓“苗疆”的进程使苗族由“生”变“熟”,从时间维度上看这是共时发生的影响。当时成熟的封建体制与思想必然影响到一部分苗人,居住在河边、
平坝的苗人接受影响并高度汉化。生活在大山里的苗人仍固守传统,维持
氏族部落的习性,这是别有旨趣的文化现象。苗族的文脉由此多元并行,丰富了苗族文化地方性特点,从图形内容上看苗族
刺绣也不例外。基于以上的历史分析,我们看苗族支系的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应当注意“生”与“熟”之间的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