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是以血缘为
纽带聚族而居的村落。相传苗族在迁徙的路途上,各迁徙队伍均按宗系配置木鼓,如有事变就敲鼓发送消息。到了新的安置地点仍按鼓的
统辖范围,建立了苗人自己的宗族组织称为鼓社。鼓社是维系苗寨正常生活与生产的社会组织,特别是
祭祀祖先的活动鼓社起到了加深记忆保持传统的作用。一般一个鼓社管辖同宗苗寨若干个,设有专管
祭祀祖先活动的“鼓藏头”,鼓藏头也是苗寨的精神
领袖,同时另设有专管生产活动的头领。现今的苗寨虽然有村委会管理村中事务,但凡有关族内大小事务苗人仍然请鼓藏头出面协调,鼓藏头在当今的苗寨里仍有很高的威望。黔东南地区每十三年一次的牯脏节,由鼓藏头负责
带领全寨男女重温
祖先的遗训,这是社会记忆的延续同时增强了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