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对花瑶挑花的传承与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保护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事实上,作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花瑶挑花,对于花瑶人来说只是其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传统的民族着装习惯已被年轻一代的花瑶所抛弃,花瑶挑花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因此,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花瑶挑花的保护与传承必须根据其本身的发展规律与时代发展的趋势相结合,探索可行的、有效的保护与传承途径。花瑶挑花的产生与发展最重要的动因是其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或者说是源于其实用性功能,而当其原本的实用性功能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必须进行功能的转换,或者拓展其实用的范围,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就花瑶挑花而言,作为一种纯粹的民族服饰装饰而传承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做工复杂、穿着繁琐的民族服装淡出快节奏的现代日常生活舞台是不可回避的趋势,必须在传承其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的同时改变其形态、材料、呈现方式与载体,使之服务于现代社会生活,走向活态发展
轨道。另一方面,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就是要把优秀的文化遗产留在我们的视野中,当今,
影像技术与数码技术的发展足够从技术层面保存任何资料,把现存的花瑶挑花制作工艺、图形样式等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制作成信息资料数据进行保存,是保护花瑶挑花艺术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