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汉时期起,中央王朝便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西南夷各族
首领归附于
西汉王朝,他们被授予各种封号,以贡纳的形式接受中央王朝统治,同时又以固有的方式统治当地少数民族。这种不改变当地民族社会生产方式,由中央王朝任命当地少数民族
首领为“土官”进行统治的做法,被称之为“羁縻统治”。所谓羁,是马笼头,縻,是牛缰绳,羁縻就是束缚、牵制之意。
司马相如在《难蜀父老檄》中说:“盖闻
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糜勿绝而已。”索隐曰:“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西
汉武帝时设立的益州郡、犍为郡、越雋郡,都有彝族先民聚居。西汉册封滇王,东汉封赐昆明夷
首领卤承为破虔傍邑侯,赐叟人部落
首领“汉叟邑长”印等,都是
汉王朝在彝族先民区实行的羁縻统治。羁縻统治虽然没有打破这些地区存在着的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但通过羁縻统治,封建制的因素开始在这些地方产生,并在各郡中心地区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