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8年6月12日,三都水族自治县建立了水族马尾绣民间艺人培训五年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到2012年,高效开发现有水族马尾绣制作的人才资源,通过培训等手段,逐步提高水族马尾绣制作、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把三洞乡板告村和中和镇姑引村建设成“环境优良、机制灵活、素质一流、结构合理、产出高效”的水族马尾绣生产制作基地。通过试点培训总结经验,逐步把培训向全县水族聚居地区铺开,使水族马尾绣培训形成制度化;在培训规模上,到2012年,培训水族马尾绣产品设计、生产制作、产品营销、综合管理人才,总量上要有较大的增长。其中,生产制作人才力求达到1000人;产品设计人员力求达50人,产品营销人员力求达100人,综合
管理人员力求达50人。逐步建立起一支与三都县旅游
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族马尾绣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培训人才层次上,通过民间艺人职称评定,到2012年,取得民间艺人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人数要分别达到50人、200人和1000人以上,形成较为合理的职称技能层次;在综合管理、营销人员素质提升方面,结合农村优秀青年(村两委干部)提升学历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打造一支拥有较高素质和较高层次,综合能够强,能够带动水族马尾绣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在产品推广方面,力争用一年时间在都匀、荔波等州级旅游景点开设水族马尾绣成品销售点,3-5年时间实现省内所有旅游景点均开设水族马尾绣成品销售点,然后逐步向国内知名景点推广;在优化人才环境上,逐步建立与旅游
商品经济相配套、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水族马尾绣人才资源开发模式,发挥旅游
商品经济引导人才基础性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断优化乡土人才的人文环境,促进创业环境的改善,形成有利于水族马尾绣制作人才健康成长和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