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前数章节中,均涉及到
萨满教中复杂纷繁而又异常神秘、禁忌甚多的原始偶体崇拜现象。神偶,即是原始
宗教崇拜中的被赋予神格化了的某种灵物或偶像,认为在其身上具有某种超人的神力依托其上或其内,能作用于人类或能影响与庇佑于人类的生命,进而予以奉承、供养和崇拜。偶像崇拜或灵物崇拜,不但在我国汉族等诸民族中广泛存在,在国外许多民族中都有着人类文化初期的偶像崇拜历史,甚至至今偶像崇拜的祭俗,在国内外许多民族中仍未能消失,而
世代沿袭着。灵物或偶像,也可能是以人形为主的偶体崇拜,亦有以某一物质或
动物体奉为神秘的灵物予以虔诚崇拜着。《
史记》云,“为偶人,谓之天神”。《
汉书》云:“以土木或
金属所制神佛之像也”。据我国
典籍记载,“霍去病过焉耆山,得休屠王
祭天金人,此
中国偶像之最古者。”可见,偶像崇拜的记载,早在汉代已经有所载记。《
汉书》《公孙贺传》还有生动的记载:“
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太仆公孙贺,以卫
皇后的姊夫身份拜为
丞相”,被诬告“曾使人巫祭祠诅咒
皇上,在去北山甘泉宫的驰道上,埋了木偶人”,“
武帝信以为真,灭公孙贺一家”。又据《
汉书》《戾
太子传》、《
江充传》中有在
太子宫中埋桐木人,加害于
太子被刑,等等,都是叙述神偶的故事。但是,这些
典籍的记载仅仅是汉代宫廷中的
巫术行为,而且记载比较单纯、简略,至于有关神偶的产生、制作、性质、作用、特征、影响等等都仍然未能清楚回答。真正能揭示神偶性质与秘密的资料,仍应归属于北方诸民族的
萨满教传统信仰中的神偶与灵物崇拜观念与祭拜内容。
西伯利亚以及我国东北诸少数民族中存在一个斑驳陆离、奇异多彩的神偶群体世界。长期以来还未有更多学者予以足够重视和进行深入地研究。可以肯定地认为,神偶形体崇拜,是北方
萨满教又一独具特点的重要
宗教内容和
宗教信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