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春节是
瑶族从汉族中移植过来的重大节日。
民国年间,
广东连阳
瑶族“庆祝
农历元旦恒如
汉人。惟巫人必须
终日念经以敬神明。凡经‘许愿’者,须于此日‘还愿’。又傜人壮丁比赛射击,亦于此日举行,于相当距离间贴一
红纸作‘耙’,一经命中,即有酒肉奖励。故傜人枪法颇多准确,并于此日扮演耕作,以三人一组,一人作牛,一人扶犁,一人荷锄,逐街逐户耕作,以示迎接新春,预兆丰年,人感其诚,亦多予以酒食。及至入夜,各人略睡即起,联同以木击簸箕,卜卜作响,四处轮击,谓可驱逐恶鬼,保佑平安,乃惯例也。”按旧例,新婚夫妇须在年初一回娘家。“是日新婿亲送酒肉至岳翁家拜年,主人请亲族聚饮,计客多寡,婿出银作封,每客送银二分。越日各客请酒,用生肉二斤为酬。”
云南瑶族过
春节,大年初一凌晨,要由男主人先起床开门,并赶在天亮前到平常挑水的地方烧香、纸,撒米祭神,意为买新春水,然后才挑水回家。天亮后摆供品祭公神、送子娘娘、灶神和土地神,并给牛、马、猪、鸡请魂。正午时,全村成年男子扛火枪跟寨老到村外僻静处,用纸裱糊一个马鹿像,进行射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