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
瑶族地区的
道教主要是梅山派,其次是正一派。梅山派也称梅山教,崇奉唐葛周三元三
将军为最高神,尊老君、
玉帝,又奉梅山九郎为法主。传说梅山九郎到庐山(一说闾山)学法,领得符印,传度师人。受戒者称“塞翁”,即师公。梅山
教师公专门以符禁咒替人还愿,驱鬼治病。其法术中有茅册教亦即
道教闾山派的上刀山、过火海等惊险动作,还有云台法、勒床法、阴曹法,受戒弟子只有经过这些法术的严格考验才算合格。合格者取得法名,拨给阴兵授以印鉴、经篆
法衣、法帽及剑、卦、鼓、锣、神棍等法具。
意谓有了名号,可以镇鬼骇神,驱邪扶正,济世救人。明清时期盘瑶师公常持有还愿盘王经、许传度经、安龙谢土经、送瘟斩煞经等方面经书,蓝靛瑶师公常持鬼脚科、度戒科、开山科、谢雷科、红楼大会科、清灾经、解煞经等经书,茶山瑶师公有还愿红门经、净心解秽神咒、送瘟经、五谷疏、朝落法密
天机、还愿婆王等经书,上述师公所持经书的共同特点多是些神唱,其作用都用在传度弟子及驱鬼还愿、消灾祈福方面,体现出师公的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