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满族及其先世女真各部过去神偶崇拜情况,只在《金史》等
典籍中有些记载。在清代一些史志、笔记中亦有关于满族家屋崇信神偶的记载,实物获得甚少。
近些年笔者与同仁们在东北满族聚居地发现并征得许多
萨满教神偶和各种资料。神偶的各神形态和古远资料远超出了俄人马克和我国著名民族学家凌先生调查所被人熟知的情况,发现东北亚的神偶分布区域遍及我国东北。以
吉林、
黑龙江为最突出。满族神偶主要分布区域在珲春、
吉林、瑷珲诸地有代表性。如,我们近年在珲春一带征得的木刻神偶,“恩都里毛”,长约三寸,圆柱形,平顶,有两只凹下去的大
眼睛和微削下去的小嘴,维妙维肖。又如神偶“威虎里思都力”即船神,木刻而成,这是脚踏一只船的两位并立
女神,尖顶,眼部画线为形,嘴部
刻画,一根
细线将两神绑接,象征在
大海行船纹丝不动。东海窝稽部尼玛查氏(杨姓)多为
树根神偶。又如发现满族孟哲勒氏用桦皮制成的一
椭圆形柱状桦皮盒,内居三创世
女神木制神偶。桦皮盒正面
雕刻云朵、水和象征女性生殖器的
柳叶。桦皮盒底部正中有一孔洞,意味此形只为九层天中的一层宇宙,各层之间上下相通。在
吉林地区永吉县小绥河村满族韩姓家存有宇宙风神神偶四个,均为女性,神偶
圆头凸睛,饰有女发,
外罩有二尺半长
黑色布条,此布象征风威,控制宇宙六个方向,即上下、左左、前后。杨姓宇宙司昼祖神偶为一对
夫妻神,面部
笔画而成,均作腾飞状,双偶正面均为
白色,背部女为
白色,表示白昼即司
白天,男为
黑色,意为夜,即司黑天。另外,皮制小偶,双眼由
铁丝嵌内,凸形,双臂呈飞腾状,有发辫。此外,与赫哲族相近的“鄂其赫”对偶,亦在
吉林发现,铅制,一寸高,尖顶,双臂平伸,头上有细孔便于穿线挂身携带。它们是保佑人身安全、不得疾病、不迷失方向等。除此,在满族诸姓中还发现布帛神偶,约半尺长、二寸宽的黑、兰、
白三色长方形布条制成的一双男女宇宙神偶,眼均以
黑色玻璃球为之,
女神用一三角符号(
黑色布块料)贴于胸部,代表女性生殖器,神偶布条
白色代表阳光,兰色代表水,
黑色为黑夜。布帛神偶便于携带。保婴神偶佛朵妈妈在辽宁新宾等地亦有神偶。随着近世满族诸姓家祭简单,多以九色或七色绸布条代表
祖先,满语称为“梭利”,实为
祖先神偶;亦有些姓氏因年淹
日久,
祖先神影已经记不清楚,如
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乡满族厉姓只做几色布人代替
祖先神偶。亦有些姓氏如永吉岔路河胡姓满族
祖先神偶已绘制成清代
官服式的神偶,而且更多姓氏的满族将神偶简化,发展为绘
影像,在
吉林、
黑龙江等地均为普遍。满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神偶的
禁忌甚多。神偶的制作亦有严格规定,不是任何人都可制神偶的,安放神偶也有严格限制,必须面南朝北放在西墙神位上,神偶处必须洁净,在神偶面前人们不许讲脏话。神偶处的
祭品不许更改,供品品类绝对一致,敬鸡者不能放鸭,祭鱼者不能摆鸡,而且颜色、只数、
雄雌都有定论。各姓神偶不向外泄,不准外姓甚至本族常人看。做神偶剩下的余料视为神物,不能乱扔,骨石类可用它作盖房垫基、
立柱之用,制下的皮张輭料可做妇女坐垫,老人
兜肚、
护膝,也可剪制和
彩绘成各种小巧美观的
吉祥佩饰,甚至骨、皮等也可作药,治胃出血、妇女难产、腰腿疼疾患。祭神偶是满族等各族经常性的
宗教活动,家族内自己便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