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满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西女真,也曾生活在
黑龙江东部地区。
海西之名,始见于元代。元朝时曾设置“辽东
海西提刑按察使”,便有
海西之名。
明朝人把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
女真人,统称作
海西女真。
海西女真的
祖先原来居住在
黑龙江一带,后来他们南迁到呼兰河流域。呼兰河,
金代称活剌浑水,元代称忽兰,明代称忽剌温。其区域以今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北的呼兰河为中心,东到汤旺河流域,所以
海西女真也被称为忽剌温
女真。由于不断受到野人
女真等的侵扰,明正统年间以后,
海西女真也逐渐南迁。到了
嘉靖年间,
海西女真迁徙到靠近开原的松花江沿岸(今吉林市附近)及辉发河流域,形成了后来的扈伦四部,即叶赫、
乌拉、哈达、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