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早在明代天启(1621-1627年)年间,
泉州就已经出现以简单木刻手印的神符、
纸马及单色门神,后来相关的纸料商行也投入市场。清中叶以降,城内义全宫巷口的“美记”崛起,联合位于百源池畔卓厝祠堂的“和成”及“李福记”、涂山街的“长美”,城内“以文”、“裕德”、“泉兴”、“大新”、“三荣”、“
泰山”、“通兴”、“三兴”、“重美”、“胜记”、“结成”、“益成”、“益隆”、“协发”、“义美”、“许福春”等店铺,盛极一时。这些坊肆出品的年画纸料,除开倾销晋江、
台湾,甚至追随着侨胞的拓垦踪迹,传衍流布到
南洋诸国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