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的年画作坊,过去集中在旧桥
香港路一带,以颜锦华老画店历史较悠久。此外,还有恒记、俊记、三成等数家。据老艺人颜文华讲:颜家开业较早,版样也多。颜家祖上永春人,明代来漳作总兵,后退居
漳州。颜腾蛟喜收集绘画,后来就绘刻大众喜爱新年贴的画。当时只不过三、五种,借以消遣,此艺遂由此传了下来。清初兵乱天灾,沿海人民大量出海谋生逃难,年画也不断随众带到了海外,
生意也因此繁荣而发展起来。到了晚清,
漳州的年画版样已有数十种,内容多半是
福建和广东潮州、
汕头一带人民喜爱的象征
吉庆或
戏曲故事题材。
清朝末年,有颜永池善画,颜永贤会刻,又增添了不少时样。现存的一些画版,多是这一时期刻制的。此技后来传给了颜镜明(颜文华之父),翻刻了一些旧样。解放前,经过整理的画版,已有近百种。1956年,颜镜明已近花甲之年了,他将早已停印的旧版,选其精致而又有意义的,如《武昌起义》《荔镜记》等画样,各印了百余份,分给了各文化部门存作资料。此后,这些画版统由颜文华运到乡下封闭起来,不想再印了。文化大革命后,颜镜明故世,颜文华同志又以行医为业,
漳州的年画和画版就沉没无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