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语的早期“借汉词汇”问题,应属于“母语遗存”的提法,也是新的立论。水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的一种语言,但是,水语有71个声母,韵母有55个之多。而壮语、布依语、侗语等语言的声母在22-30个之间,韵母数量略多于水语。水语的声韵母多而复杂,保留了
中原大量古音的特点,应当是水族先民南迁百越之后,将殷商文化圈的语言与百越语言交汇融合,使原来的语言出现分化而形成了水语。这方面,在张均如、曾晓渝、冯英几位教授的著述中已有深入的研究。水语的这一现象,是礼失求于诸野,是进行语言研究的重要活化石资料,是“母语遗存”的重要例证。水语演变发展经历了
远古、
上古、中古及现代四大阶段。由此推断,水语中“母语遗存”的语音词汇,则大致发生在
远古或
上古时期。水语后期的借汉词当属于分化之后的吸收阶段出现,大约是中古以后尤其是
近代、现代、当代。这一研究成果,对于解读水族的文化内涵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