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由于所受的剥削越来越重,水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下降,苦不堪言,水族地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受到白莲教、天地会等反清民间秘密结社的影响,水族地区民间秘密结社也十分活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秘密结社成为团结水族人民反对
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工具。据郑珍《荔波县志稿》记载,天地会是水族地区最早出现的秘密结社活动,时间是清
嘉庆十二(1807)年。水族地区的天地会是由一位被称为罗半仙的
广东人传入的,罗半仙领导的天地会在荔波县活动长达
五年时间,发展会员二千余人,后于
嘉庆二十七年被知县吴名所镇压。
鸦片战争后,水族地区影响最大的秘密结社活动是斋教,斋教又称
白衣佛教、斋门等。它是由明教演变而成的一种民间秘密
宗教活动,同时也受到白莲教的影响。水族地区传播斋教的著名人物是都江的罗光明等人。与天地会相比,不论是入教人数还是影响的范围,斋教都大大超过了
嘉庆年间荔波的天地会。斋教的最大一个特点还在于它受到了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的影响,因而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反清意识。清咸丰
五年(1855年)四月,罗光明占据都江大坪山作为起义大本营,
六月正式宣布起义,先后攻克八寨(丹寨)、都江、三脚等地,与此同时,罗光明还派人到九阡与水族潘新简取等联系,共商联合反清大计,历史上水族地区最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由此拉开序幕(详见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