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映事物必然性内容的,如“马有四蹄也滑脚,人会千言也失言”,这两个分句也可针对相关事项拆开单独使用,前一分句侧重说明再多的防范也会有疏漏之处,后一分句与水语另一
俗语“贤慧满箩,也漏一句”是同义,警示再聪明善辩的人也要防失言之虞。这是从偶然与必然的规律中作出的经验总结。“蛟龙总有伸腰日,猛虎也有闭眼时”。前个分句引申为正义事业或有志者尽管处在劣势阶段,但总有成功与希望的日子,后个分句则引申说明再淫威与作恶的人也存在有懈可击之时。“棒头滚进城,三年变成神”,“木棰进衙门,三年也会客话”。这两组的
俗语,则强调良好环境里对教育人,造就人的重要性。在良好环境中长期接受熏陶,即使是基础差的人也会有所长进。与此相关的
俗语还有“秧好靠苗床,人好靠教养”,“好田出好秧,好娘出好崽”等,并且还蕴含着后天的良好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有不少的水家
俗语从因果关系反映事物变化的必然性,如“娘没奶,崽才哭”,“干活吃得饱,摇宝(赌博)死得快”,“吃山不养山,
聚宝盆会干”,“云打架,冰雹下”,“大牛斗角,小牛断腿”,“菩萨打架,百姓遭秧”等等,由于都是民间所熟悉的常用的精炼短语,其暗喻或引申义都能使听众理解与领会,大大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特色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