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香港与
澳门同为移民文化与殖民历史
交织的社会。三地之间移民的组成不尽相同,殖民的过程与时间长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我将殖民时期
汉人民间文化艺术的流变视为一个大课题,然后针对
木版年画与民间版印这一环节进行实地的考察。这篇论文记录了考察的过程与推论,可以确定殖民时期
香港与
澳门都曾经是
佛山木版年画的小产地,是大系统中的绵延发展的支脉。相较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殖民政府对
台湾民俗信仰的破坏,致使
台湾木版年画步入黄昏,
香港与
澳门反倒像是一个封闭起来的空间,让
古朴的
佛山年画
风格得以继续存在。另外值得再探究的是,殖民时期的
英国统治阶级与
葡萄牙统治阶级,其文艺作家中是否也有像西川满、立石铁臣等人一样,产生过对于
汉人民间艺术或习俗时采集、挪用或者诠释他们的眼光与心态,是东方主义式的猎奇还是充满复杂的矛盾与同情?这些问题应该是殖民时期民间艺术研究较为偏僻的角落,有待日后进一步的
史料发掘与深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