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种棉多使用地膜覆盖的方法,集中培育营养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在此之前,鲁西南地区多采用直接播种的办法。首先把棉种用
草木灰加水把棉种浸泡,这样
草木灰中的
酸碱成分会对棉种起到杀菌作用。棉种上粘附的灰层在土壤中会起到保温透气作用,提供
棉花生根发芽所需的温度和部分肥力。种棉的口诀是“一指浅,二指深,三指
就要闷”。通常棉种都埋在土下3厘米左右的深度。不
数日棉苗即破土而出。随着
棉花的生长,要不断把其两侧的土培到根部,一方面起到了固定花根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働地也是
棉花种植中时必不可少的活计,它的作用除了除草之外还有锄塇土地壤使
棉花根部透气的目的。俗话说“头遍
高粱,二遍谷,三遍
棉花要深锄”讲的是根据生长周期,为
棉花等几种庄稼锄地的顺序;“
棉花锄八遍,
桃子像蒜辫”讲的是多锄棉的好处。解放前
棉花的病虫害较少,蚜虫棉铃虫是其主要内容。对蚜虫在50年代引进喷雾器之前几乎束手无策。棉苗被蚜虫严重侵蚀后往往会发蔫,农民们认为是
棉花害眼了,能挺过去就没事了。由于棉铃虫的个头较大,往往要一棵棵地翻检
棉花枝叶徒手逮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