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晋南地区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生活富裕。特别是在金与南宋对峙的时局下,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农耕民族在
中原一带激战惨烈,偏安一隅的晋南地区并未受到战争影响,当地经济蓬勃发展,广大民众安居乐业,下辖平阳和绛州的发展状况尤甚。自金元以来平阳的经济文化地位甚高,金人孔天鉴在《藏书记》载:“河东之列郡十二,而平阳为之帅。平阳之司县十一,而洪洞为之剧……东接景霍,西临长汾,南瞰大涧。”明清时期的古绛州受益于水陆码头的得天独厚优势一跃成为晋南政治经济文化的重镇,这一带的劳动人民勤劳、淳朴,富裕物质生活推动了民俗事象的兴盛。正是这样深厚的文化积淀推动了平阳、绛州两地
木版年画的发展、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