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6年,冀鲁豫边区政府对鲁西地区年画就很重视。在区党委宣传部下成立了民间艺术部(后改为民间艺术联合会),1947年在阳谷县高村召开民间艺人
座谈会,成立了民间年画研究会,着手对旧年画的改造和新年画的
创作。调集了张秋镇等地的年画
画工、
刻工、印工、裱工,刻制了一些反映解放区军民生活的门画在解放区推广。随着解放战争南移、地方体制的变动,1950年有关部门将一批新年画画版交年画店主闫均振带回张秋镇印刷推广,由于审美的差异,这批新年画未能普及,
山东最早的一次年画改革无果而终。其后,政治运动频繁,门神作为迷信品被禁。“文化大革命”后张秋年画几乎覆灭,除残存极少印刷品、少量线版外,在乡间偶尔有年画出现,已是微乎其微了。源茂永画店店主闫均振,数百套年画原版惨遭焚毁,残存的13种线版于1963年在闫均振草屋床下发现,被抢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