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体系及其观念,以父系血缘为主干,以男娶女嫁为基础的婚姻方式,其结果必然是男尊女卑。这使妇女成为
男性的附庸,长期处于屈从地位。现在妇女地位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男娶女嫁的婚姻形式基本上没有改变,
女孩长大后都要离开父母,嫁到男方家,成为男方家的人(当然,也有
男性到女方家上门的特殊情况,但往往都有特殊的原因,如
男性的家境差,个人条件差,难娶上媳妇等,而且家族对上门入赘者都还有一些附加条件,如子女要随母性,三代才能归宗等)。在
财产的继承上,法律虽明文规定男女享有同等的权利,但事实上,
女孩对父母
财产的继承权,随着她的出嫁而丧失。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也比
男性低得多。水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在总体上还很落后,离
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失学率很高。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女生入学率远远低于男生,而失学率远远高于男生。这当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男尊女卑的观念起着直接的作用。计划生育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这也和男尊女卑、重男轻女观念密切相关。前面曾谈到,在宗族体系和宗族观念之下,人口再生产,其核心是家族的延续与兴旺,其特点是重人丁而安贫困,重生男而轻养女,这就是人们多养多生的思想动机。另一个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缓慢,缺乏社会保障,养儿防老,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养老问题和男娶女嫁的婚姻方式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女儿生得再多,都要嫁到别人家去,老人不可能搬到女婿家去接受女儿和女婿的赡养,这大概也是人们想方设法生男孩的一种现实考虑。(其原因,主要是水族社会没有由女儿赡养父母的习惯,即女儿没有这个义务)当然,在计划生育问题中,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但在一定意义上,经济原因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很多人宁可选择经济的贫困,也不愿放弃多生多养。由于这种宗族思想的作怪,很多人对计划生育抱着一种抵触情绪。只有把人们从宗族观念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计划生育才能真正深人人心,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计划生育政策才能完全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