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差不多都讲善恶报应:《
周易•坤•文言》说:“积善之家,必
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
有余殃。”
道教发展为“承负”说,说什么一个人行为的善恶不仅可以决定本人或者不死而成仙,或者死后而为鬼,而且还可以影响子孙后代的命运。
佛教讲因果报应,生死轮迴。
基督教,
伊斯兰教则讲末日审判。这种种教义,深入人心,普遍而深刻地影响着信仰者的行为动机,在感情上激起强烈而持久的反应。当
善男信女自觉到其行为不合乎教义的规定和神的道德要求时,自然而然地会产生罪恶感、羞耻感之类
宗教体验,而当其相信佛的慈悲,神的仁爱,或相信通过适当的祈祷仪式,取得神的宽恕的时候,又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安定宁静之类
宗教感受。此种情况在信仰者的
宗教生活中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