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宋代,现代意义上的“锦”的纺织品才出现。宋代壮族的手工
纺织业更为发达,如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记载“左右江一带洲炯所产的淡布上有遍地小方胜纹”,壮族人民织出的布“白质方纹,佳丽厚重”,“白质方纹”就是指当时生产的土布,其装饰花纹为现在所说的
方格几何纹,其色调为单色,具备了厚重质朴和织有
方格纹图案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早期的
壮锦。故
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说:岂州左右江炯蛮,有织白淡,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该时期,由于北方的辽、金经常进犯中原,战争需要军马。而军马的主要来源于西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宋王朝需要用大量的
丝织品去换马匹,在
四川设了“
蜀锦院”。
广西的
壮锦因为
美丽大方,结实美观大方,结实耐用而受到青睐,成为
仿制的品种。这时
壮锦的种类和图案
色彩都己经相当成熟了,在宋代或者说
蜀锦院建立以前,
广西壮锦就早已存在并且被公认为一种独特的种类而被确定了下来,并且为锦院所织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