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办法是揭露
宗教神学的漏洞。他们指出,即使我们把物质看成是只具空间属性的、被动的、消极的东西,承认物质本身不可能产生精神和思想,但
宗教的上帝却是万能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万能的上帝不能赋予物质以精神的属性和思想的能力呢?如果
宗教神学家和唯心主义
哲学家否认这种可能性,那你们岂不就否认了上帝的万能性?难道这不是一种渎神的思想吗?在
欧洲,中世纪的
英国思想家琼斯•司各脱、十七世纪
英国唯物主义
哲学家约翰•洛克和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泰斗伏尔泰先后都曾用这种办法来证明物质可能具有精神属性和思维能力,从而否定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和
灵魂。按照
马克思的评价,他们是强迫神学来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当然,这种论证方式并不是真正的无神论,也不能在理论上根本克服
灵魂非物质性的
宗教神学,要战胜
宗教神学,决不能求助于上帝的万能和上帝对无神论的援助,而必须改变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自然科学的成就和健全的
哲学推理来证明物质可以转化为精神,精神确是物质的机能和作用。这就导致反对
宗教神学的第二种办法。在这方面,狄德罗是主要的代表。狄德罗改造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能动的实体,物质具有普通的感受性;不过,有些物质的感受性比较迟纯(如
大理石),有些物质的感受性则比较活跃(如
动物);但活跃的感受性是从迟纯的感受性转化和发展而来。在《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中,狄德罗通过经验的观察和巧妙的推理来证明这种转化。
大理石雕像可以转化为人的肌肉组织,“人们用肉来造
大理石,也用
大理石来造肉”。我们把
大理石雕像捣成极细极细的
粉末,撒到
粪土或腐植土里,搅和均匀浇上水,让它腐烂,使之变成
粪土。然后在其上种上菜蔬,
植物从土里吸收养料,人则从
植物里吸收养料。人要经过“吃、消化、吸收养料,长大成人”这个过程。这个成长全过程可通过物质因素予以说明,而勿需借助任何非物质的精神事物。他对达朗贝说,你受生之初,也是一个迟钝的生物,然后通过上述过程,才成为一个有感觉的生物,一个有思想的生物,一个解决岁差问题的生物,一个奇妙的生物,一个衰老、萎弱、死去、消解而化为腐土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