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解放前大小凉山彝族各
氏族家支间经常因争夺物质利益、婚姻纠纷、血族复仇等而挑起冤家械斗,有的酿成绵延数百年、动用数万兵力的大规模战争。冤家械斗可分战前动员、队伍编排、战场对阵、战后和解4个过程,每个过程都与
氏族谱牒紧密相连。“德古”、“头人”作战前动员演说时常凭其广博的知识和雄辩之才,背诵谱牒,追溯历史,大讲
祖先的功德和冤仇,以此激发人们的
战斗热情和献身精神。当做出冤家械斗的决定后,要以家支为单位编排队伍,“在部落战争中,按血缘关系
氏族为单位编队;在
氏族战争中,其
氏族则按亚
氏族、小
氏族的血缘关系为单位编排;并由部落
首领或
氏族首领统帅”战场对阵,作战双方要通报姓名,其内容是,家支名——父名——己名。直至背诵一番谱牒,以示
祖先光荣。若发现彼此是亲戚,可停止厮杀退出战场,或找替身与对方
战斗。冤家械斗结束后,在和解过程中,“德古”引经据典,背诵谱牒,历数
先祖的团结协作和结仇的危害,用丰富的谱牒知识启发双方化干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