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直译为“
匈奴星”,是
匈奴民族的族星。《
后汉书•南
匈奴传》谓用“正月戊日”
祭天。《说文》;“戊,
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结也。”
中宫为五龙绞结之地,故单于廷也称龙庭。此知
匈奴民族的正月岁祭,是观察天象中的龙星,以龙星开始出现巡天为
春天的来临。《
匈奴传》又说;“
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
天地,鬼神。”“
五月节,参去日四十二度,得旦见东方也。”日出为“旦”,《
匈奴传》说:“单于朝出菅,拜日之始生。”敬迎日出,同时祭偕日出的参宿。《
史记•天官书》说:“参为
白虎。”
白虎星晨见东方,
匈奴民族视为“战星”即“战神”。此知
匈奴先祖均为虎神、战神的神格,与其尚武的习俗是一致的。龙祠祭虎,对解释北方草原的虎
纹饰牌或其它虎形装饰,是一个新的启示。但龙祠主要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