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祭祀类
木版印刷用品是早期
木版年画的形式,
佛像、
纸马印刷品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
宗教和
祭祀用品画指的是印制在专供
宗教和民间
祭祀活动中所用的纸类制品上的画。除少数如符篆中的一部分用于张挂之外,大部分都在仪式中焚化。
广东在秦汉前原住民为南越族,自古“好巫尚鬼”《
史记》记载:“
越人勇之,乃言
越人俗鬼……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慢,故衰耗。”
越人“好巫尚鬼”的传统与陆续从
中原传来的汉族的巫术相结合,相沿成习。这一传统为包括佛山在内的南越各地的造神运动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王树村、林明体先生在《南粤民艺奇葩》一文中写道:“邓家(疍家),今称水上居民,他们以捕鱼为生,在东龙洲(
香港)摩崖面向洋海刻鸟形于石上,它表示了原始疍民一种神秘习俗仪式。”据
香港学者考证,这块摩崖石刻是
朱雀,“
南海之神的神徽”,其“形状和波罗庙的波罗鸡相似,它就是代表南方的‘
朱雀’的
上古的符号,亦可以说,是
上古时代在本地区生活的疍民的族徽,它是疍民族先民的
领袖(巫神)所在东龙岛上的代表符号”。48这种古越族先民从
图腾开始所
创造的史前原始艺术,是
岭南民间
美术的远祖,至今流行的“禄马”即是其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