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关于鸟的传说,最早出现在
侗族的创世歌:传说
古时有四个“萨”(这里指的是龟)生了四个蛋,孵卵生“松桑”和“松恩”,于是地上就开始有了
侗族的
祖先松桑松恩,松桑松恩又生下了姜良姜妹和蛇、雷、虎、猫等儿女,姜良捉弄了雷公,雷公发怒,发了
九年不退的洪水,由于姜妹给了雷公水喝,又放了雷公,雷公让姜妹栽出了一个
葫芦。洪水把万物都淹死,剩下姜良坐在妹妹姜妹的
葫芦船上,生存下来。世上只剩兄妹两人,大鸟做媒,兄妹成婚,开始繁殖人类,开荒种地。没有谷种,鸟又飞到远方衔来谷种交给姜良姜妹,于是就有了“姜良置水在江河,姜妹旱禾在山坡”之说。至今在
侗族鼓楼的尖顶上,大都塑有一只鹤(鸟),风雨桥上的中端亭也塑有鹤,平常农家木格窗上也有鸟的图案,山谷里的田边,每到
稻谷发黄时,就用草扎个大鹰在棍上,这些都无疑反映对鸟的崇拜和祈求。鸟崇拜还关联着从江
侗族地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经济作物——杉木。杉木硬度强度适中,质量系数高。而且具有香味,
木材中含有“杉脑”,能抗虫耐腐,这些特征都让杉木完美的适合于作为建造房屋的材料。侗家人住的房屋全部结构都是由
木头建造,不费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杉木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而且是给予了他们能够阻挡风吹日晒的温暖家庭的恩赐之物,这种恩赐之物在
侗族的传说里是由
燕子衔来赐予他们的,
燕子代表的也是
鸟类。由此可见鸟对
侗族来说是有恩之物,有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