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俞泣杖》佛山题画木版年画,
刻画了伯瑜母手扶拐杖正在训诫儿子,伯俞则跪在母亲对面,关切地注视着母亲,一手扶地,一手执于胸前,似在回母亲问话。韩伯俞,《晋书》有传,字康伯,颍川长社(今
河南长葛县西)人,先后任丹杨尹、
豫章太守、领军
将军,官至吏部尚书。母殷氏,
高明有行,伯俞有孝行,但传中未言其具体孝行。《说苑》有“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为?’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伯俞泣仗图》最初见于建于公元151年的山东嘉祥武梁祠后壁,伯瑜跪在手拄拐杖的老母前面,他举起
长袖覆盖的双臂,似乎在抹泪。榜题为:“(伯)瑜:(伤)亲年老,气力稍衰,笞之(不)痛,心怀楚悲”。此后,魏晋
安徽马鞍山三国
东吴朱然墓所出漆盘绘有《韩伯瑜悲亲图》;山西壶关县东柏林乡南村宋哲宗祐二年墓中人物砖雕第5号砖
刻画《伯俞泣仗图》,
河南孟津宋张君墓
画像石棺、巩县宋墓石棺、嵩县宋壁画墓甬道和墓室内、洛宁宋乐重进石棺线刻、荥阳孤伯嘴宋墓、荥阳司村宋墓、林县城关宋墓、
甘肃宋元墓葬
画像砖(图3-13)、山西永济金代石棺墓棺帮、
甘肃清水电峡金墓砖雕彩绘、
山西芮城元潘德冲墓等都有韩伯俞行孝图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