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绘画在
色彩的运用上受
五色思想的影响,讲究一定
哲学意义,民间艺人喜爱用纯度高的颜色来
表现民俗氛围。传统的
红色、黃色、
黑色、
白色等在运用上都给人带来豁然开朗的感觉,对原始自然的热爱,在用色上都采取对比强力的赋有生命力的
色彩。例如
红色在原始社会代表着
太阳,
太阳可以给人带来光明与温暖;
红色还是火的象征,可以驱赶野兽,因此
红色被赋予驱邪、热烈、温暖、喜庆等含义;
黄色,它自古以来就是高贵的颜色,是
帝王的专用色,象征着权力和尊贵。湘西苗族
挑花在
色彩的运用上遵循传统的用色观念,每种
色彩的使用都有特定的意义,
色彩也是苗族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苗家姑娘喜欢使用对比强烈、颜色艳丽的
色彩表达喜庆、欢快之意,苗家老人喜欢单色、
冷色搭配表达平和、稳定之意;民间艺术
色彩语言在
美术创作中仍具有特殊的寓意,如乔晓光的《玉米地》
红色的瓦房、
金色的玉米地和
橙色的大地都是民间
色彩元素的体现,充满了丰收的气息。周春芽的《
桃花风景》系列是
色彩借鉴的典范,粉
紫色的
桃花与
绿色的枝丫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也验证了民间的那句老话“红主新,黄主淡,
绿色大了不好看,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画真新”;闫平的
戏剧人物系列绘画,
色彩艳丽、
笔法有力,将传统
戏剧服饰
色彩进行传承与创新;
李昂的作品是苗族
色彩在绘画中最具
表现得作品之一,画面中的
黑色、
蓝色、
红色都是对苗族传统服饰
色彩的借鉴,既相似又有自我
风格;陈晓光一直以来都是以苗族题材为主要
创作对象,他的作品充分描绘了山里苗族的生活状态,在
色彩上以传统的苗族
色彩黑、蓝、红为主,民族性鲜明、画面饱满有力,不难看出
艺术家们对民间
色彩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