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童年时代,由于认知的局限,把人类自身的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归结为一种超自然力的作用,视万物有灵,把
动物、
植物、
日月山川、风云雷雨等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当作神灵加以崇拜和供奉。人们认为,人类的活动需要与神灵沟通,才能得到顺达,反之则将受到神灵惩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殖、生命带来灾害、挫折与失败,诸如生产歉收、疾病、死亡、生殖不顺、意外伤害、水灾、旱灾、火灾等等。于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就有了
祭祀、
巫术等与神灵相沟通的原始宗教活动。人们在出猎、
祭祀等活动中,往往模拟
动物化妆,以为可以得到神灵的护佑和获得被模拟物一样的超然能力。这种情况,在世界上一些后进民族中,比如
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至今仍很盛行。我国古代所流行的纹身、纹面习俗,亦即模拟
巫术的一种形式,如南方水域地区身上纹以
龙蛇图案,“以避
蛟龙”。当这些模拟装扮逐渐成为固定形式后,便成为人们的服饰习俗。有些原来画、纹在身体上的图案,后来转移到
衣饰上成了织、绣、染装饰,有些模拟装扮则固化为发冠梳钗等等。比如苗族的
高髻,就类似鸟形;六枝梭嘎一带、大方显母一带苗族的大木梳和盘发、黔东南的银角,很明显是由
巫术和
祭祀活动中模拟
动物犄角的
化妆转变而形成:黔东南的条裙、
织绣飘带、花袍,类似于鸟的羽翼,按苗族自己的说法即“向
锦鸡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