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3,673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简称非遗基因库)是一个基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的知识共享平台。该数据库搜集、整合了海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媒体资料,搭建了基于专业术语及其知识网络的非遗知识图谱,从工艺、色彩和纹案三个维度对非遗知识进行了深入拆解、再现和重组,打造了包括非遗多媒体资源库、非遗知识库和非遗创新转化案例库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旨在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及其演化路径,探索中国非遗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承新模式,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创造性再生。

非遗知识图谱

点击解锁云锦知识关联网络

设计探索

点击体验色彩分析、一键线稿与矢量图生成

图纹识别

点击定位图纹基因
图中的动物是十二生肖中的一种,它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哪一个?换一题ABCD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

乾隆皇帝一箭双鹿图

分类:人物
机构:故宫
点击开启知识探索

乾隆皇帝一箭双鹿图

天子之宝,通高6.4cm,印面7.8×7.8cm。白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祭祀百神”之用。             永瑢(1743—1790年),封质庄亲王,号九思主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六子。能书画,富收藏。卒谥庄。有《九思堂集》。            永瑆(1752—1823年),字镜泉,号少庵、诒晋斋主人。清乾隆皇帝第十一子,封成亲王。工诗文。书法初师赵孟頫、欧阳询,后涉足前代诸家,深得古人用笔之意。精真、行二体,兼及篆、隶,名重当时,为“乾隆四家”之一。刻有《诒晋斋帖》。和珅(1750--1799年),姓钮祜禄,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由于精明敏捷,颇得乾隆帝赏识,官职累迁,由御前三等侍卫而至户部侍郎,再至户部、兵部、吏部尚书,理藩院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四库馆正总裁等,在军机大臣任上二十余年。乾隆帝晚年倚为心腹。他专擅弄权,贪污极巨。乾隆帝死后,嘉庆皇帝即以二十大罪赐其死,抄家所获巨资充公。其时竟有“和坤跌倒,嘉庆吃饱”之民谣。  王杰(1725—1805年),清陕西韩城人,字伟人,号惺园,别号畏堂、葆淳。王杰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后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王杰历事乾隆、嘉庆两朝,以刚正忠直著称于世。他死后的谥号为文端。王杰的著作有《葆醇阁集》、《惺园易说》等。  董诰(1740—1818年),字西京,号蔗林,清浙江富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充四库馆副总裁。甚得高宗、仁宗宠遇。朝廷编修,多有由其主持者。善画。谥文恭。著有《满洲源流考》、《高宗实录》等。<br />  <br />  全称太上皇帝,即皇帝之上的皇帝,一般由在位皇帝的父亲充任,是皇权与父权相妥协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太上皇的人先做皇帝,然后将帝位让给儿子(当然也有例外)。此种让位,古代称为“内禅”,以示与因将帝位让于异姓(实际上是被武力篡夺)从而导致改朝换代的“禅让”不同。“太上皇”一词最早出现于秦代。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自号始皇帝,追封其父秦庄襄王异人为太上皇,实际上异人并未当过皇帝。第一个真正的太上皇是后凉太祖吕光,公元399年12月,吕光病重,于是将帝位让给儿子吕绍而自称太上皇。历史上最后一个太上皇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在位60年后,于1796年自愿传位于嘉庆皇帝。青玉质,交龙纽。乾隆帝宝玺。乾隆丙申年(1776年),重修宁寿宫之景福宫,制《五福颂》书屏。甲辰年(1784年),乾隆帝喜得玄孙,一堂五代,因即景福宫增书“五福五代堂”之匾,为文以记,并镌“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以志亘古稀有之事。景福宫堂内所悬乾隆御笔匾。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因得玄孙,一堂五世,而书此匾悬于景福宫内。此后复书“五福五代堂”悬于避暑山庄勤政殿之后殿。青玉质,交龙纽。乾隆帝宝玺。此玺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圣寿之时,为刻制此玺,乾隆帝曾作《八徵耄念之宝记》。艾启蒙(1708—1780年),字醒庵,原名Igntius Sickltart,波西米亚(今属捷克)人,天主教耶酥会传教士。乾隆十年(1745年)来华供奉内廷。他在清宫师从郎世宁,专擅绘人物、走兽和翎毛,力图在技法上达到中西合璧,在宫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设计说明

天子之宝,通高6.4cm,印面7.8×7.8cm。白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祭祀百神”之用。             永瑢(1743—1790年),封质庄亲王,号九思主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六子。能书画,富收藏。卒谥庄。有《九思堂集》。            永瑆(1752—1823年),字镜泉,号少庵、诒晋斋主人。清乾隆皇帝第十一子,封成亲王。工诗文。书法初师赵孟頫、欧阳询,后涉足前代诸家,深得古人用笔之意。精真、行二体,兼及篆、隶,名重当时,为“乾隆四家”之一。刻有《诒晋斋帖》。和珅(1750--1799年),姓钮祜禄,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由于精明敏捷,颇得乾隆帝赏识,官职累迁,由御前三等侍卫而至户部侍郎,再至户部、兵部、吏部尚书,理藩院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四库馆正总裁等,在军机大臣任上二十余年。乾隆帝晚年倚为心腹。他专擅弄权,贪污极巨。乾隆帝死后,嘉庆皇帝即以二十大罪赐其死,抄家所获巨资充公。其时竟有“和坤跌倒,嘉庆吃饱”之民谣。  王杰(1725—1805年),清陕西韩城人,字伟人,号惺园,别号畏堂、葆淳。王杰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后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王杰历事乾隆、嘉庆两朝,以刚正忠直著称于世。他死后的谥号为文端。王杰的著作有《葆醇阁集》、《惺园易说》等。  董诰(1740—1818年),字西京,号蔗林,清浙江富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充四库馆副总裁。甚得高宗、仁宗宠遇。朝廷编修,多有由其主持者。善画。谥文恭。著有《满洲源流考》、《高宗实录》等。<br />  <br />  全称太上皇帝,即皇帝之上的皇帝,一般由在位皇帝的父亲充任,是皇权与父权相妥协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太上皇的人先做皇帝,然后将帝位让给儿子(当然也有例外)。此种让位,古代称为“内禅”,以示与因将帝位让于异姓(实际上是被武力篡夺)从而导致改朝换代的“禅让”不同。“太上皇”一词最早出现于秦代。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自号始皇帝,追封其父秦庄襄王异人为太上皇,实际上异人并未当过皇帝。第一个真正的太上皇是后凉太祖吕光,公元399年12月,吕光病重,于是将帝位让给儿子吕绍而自称太上皇。历史上最后一个太上皇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在位60年后,于1796年自愿传位于嘉庆皇帝。青玉质,交龙纽。乾隆帝宝玺。乾隆丙申年(1776年),重修宁寿宫之景福宫,制《五福颂》书屏。甲辰年(1784年),乾隆帝喜得玄孙,一堂五代,因即景福宫增书“五福五代堂”之匾,为文以记,并镌“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以志亘古稀有之事。景福宫堂内所悬乾隆御笔匾。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因得玄孙,一堂五世,而书此匾悬于景福宫内。此后复书“五福五代堂”悬于避暑山庄勤政殿之后殿。青玉质,交龙纽。乾隆帝宝玺。此玺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圣寿之时,为刻制此玺,乾隆帝曾作《八徵耄念之宝记》。艾启蒙(1708—1780年),字醒庵,原名Igntius Sickltart,波西米亚(今属捷克)人,天主教耶酥会传教士。乾隆十年(1745年)来华供奉内廷。他在清宫师从郎世宁,专擅绘人物、走兽和翎毛,力图在技法上达到中西合璧,在宫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