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3,673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简称非遗基因库)是一个基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的知识共享平台。该数据库搜集、整合了海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媒体资料,搭建了基于专业术语及其知识网络的非遗知识图谱,从工艺、色彩和纹案三个维度对非遗知识进行了深入拆解、再现和重组,打造了包括非遗多媒体资源库、非遗知识库和非遗创新转化案例库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旨在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及其演化路径,探索中国非遗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承新模式,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创造性再生。

非遗知识图谱

点击解锁云锦知识关联网络

设计探索

点击体验色彩分析、一键线稿与矢量图生成

图纹识别

点击定位图纹基因
图中的动物是十二生肖中的一种,它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哪一个?换一题ABCD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

青花釉里红八仙大碗

分类:陶瓷
纹样:
点击开启知识探索

青花釉里红八仙大碗

年代清 康熙
尺寸高8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9.5厘米
碗直口,敛腹,圈足。碗内、外壁口沿均以青花绘弦纹二道。内壁施白釉,内底双圈内以青花釉里红绘寿星及梅花鹿,主题图案之外上部以青花卷云纹、下部以釉里红水波纹填充。碗身外壁均匀排布以青料白描的八仙形象,人物形象之间以釉里红满绘波涛翻滚、浪花飞溅的海景。“八仙渡海”是为了给西王母祝寿,此碗内底与外壁虽所绘形象不同,实际上主题是暗合的。圈足外墙亦以青料勾弦纹为界,中绘釉里红回纹装饰带。圈足内重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仿款。
此碗为清代康熙时期的制品。将青花与釉里红的装饰手法结合起来,始于元代,但因为二者要求的烧成气氛不一,所以在同一件器物上成功发色的难度极高。宣德时期青花釉里红工艺取得了一定进步,不过可信的传世品十分罕见。此件作品颜色纯正,线条清晰均匀,色彩交界处没有丝毫侵犯淆乱,青者自青,红者自红,纹饰与背景层次明确。人物绘制神态入微,衣纹处理宛转流利,绘画功力颇深,是一件难得的成功之作。

色彩分析

24 %
22 %
19 %
16 %

主要色彩
LAB
RGB
HSB
333333 (23.56%)
L 21.25
A 0
B 0
R 51
G 51
B 51
H
S 0%
B 20%
CCCCCC (21.65%)
L 82.05
A 0
B 0
R 204
G 204
B 204
H
S 0%
B 80%
666666 (18.72%)
L 43.19
A 0
B 0
R 102
G 102
B 102
H
S 0%
B 40%
999999 (16.49%)
L 63.22
A 0
B 0
R 153
G 153
B 153
H
S 0%
B 60%
996666 (6.47%)
L 48.56
A 20.55
B 8.41
R 153
G 102
B 102
H
S 33%
B 60%

设计说明

年代清 康熙
尺寸高8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9.5厘米
碗直口,敛腹,圈足。碗内、外壁口沿均以青花绘弦纹二道。内壁施白釉,内底双圈内以青花釉里红绘寿星及梅花鹿,主题图案之外上部以青花卷云纹、下部以釉里红水波纹填充。碗身外壁均匀排布以青料白描的八仙形象,人物形象之间以釉里红满绘波涛翻滚、浪花飞溅的海景。“八仙渡海”是为了给西王母祝寿,此碗内底与外壁虽所绘形象不同,实际上主题是暗合的。圈足外墙亦以青料勾弦纹为界,中绘釉里红回纹装饰带。圈足内重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仿款。
此碗为清代康熙时期的制品。将青花与釉里红的装饰手法结合起来,始于元代,但因为二者要求的烧成气氛不一,所以在同一件器物上成功发色的难度极高。宣德时期青花釉里红工艺取得了一定进步,不过可信的传世品十分罕见。此件作品颜色纯正,线条清晰均匀,色彩交界处没有丝毫侵犯淆乱,青者自青,红者自红,纹饰与背景层次明确。人物绘制神态入微,衣纹处理宛转流利,绘画功力颇深,是一件难得的成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