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3,673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简称非遗基因库)是一个基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的知识共享平台。该数据库搜集、整合了海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媒体资料,搭建了基于专业术语及其知识网络的非遗知识图谱,从工艺、色彩和纹案三个维度对非遗知识进行了深入拆解、再现和重组,打造了包括非遗多媒体资源库、非遗知识库和非遗创新转化案例库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旨在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及其演化路径,探索中国非遗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承新模式,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创造性再生。

非遗知识图谱

点击解锁云锦知识关联网络

设计探索

点击体验色彩分析、一键线稿与矢量图生成

图纹识别

点击定位图纹基因
图中的动物是十二生肖中的一种,它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哪一个?换一题ABCD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

寿星图又名八仙庆寿图

中堂 51x27cm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墨版套色 画店不详
中国人认为『五福寿为先』,寿乃第一福。所以,寿星是家家户户欢迎的吉祥神,每逢过年或祝寿,总会挂上《寿星图》,供寿星像。明代以后,硕大的脑门、鹤发童颜、大耳短躯、面目慈祥的寿星形象才固定下来。此图画八仙,分作吹笛、打拍板、拱揖、戏桃等载歌载舞状,围绕南极仙翁来庆寿。此图的中心是一位端坐的寿星,左手执如意,右手扶鹿,寿星左边相对而坐的是『和合二仙』,画的下部环立着八仙,天上有红日高照,祥云缭绕,地上是瑞石和灵芝,左侧生长着松树和桃树。图画上部的一段文字是:『汉孝文皇帝壬戌元年,右丞相周勃立石,南极章,鸿蒙肇判,南极储精,乾坤同久,曰为寿星,人间显像,锡庆可徵,愿我圣皇,安享遐龄,庶兹天下,永保清宁。万历念伍年仲秋吉旦』,共68字。在画幅的周围,装饰着各种写法的『寿』字,寓有百寿之意。这幅画是先用木版印下墨线,然后用笔着色,画上有红、蓝、白、青、绿、淡绿、黑等颜色。这幅画印有具体年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在我国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这幅画可看出,我国木版年画发展的脉络,先是出现墨线填彩,然后再发展到短版套色。此图流传到日本,被日本刊《支那古版画图录》收录,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之一,但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稍晚一些时候翻刻的。

色彩分析

21 %
17 %
11 %
9 %

主要色彩
LAB
RGB
HSB
FFFFFF (20.69%)
L 100
A 0
B 0
R 255
G 255
B 255
H
S 0%
B 100%
336699 (17.26%)
L 42.01
A -0.15
B -32.85
R 51
G 102
B 153
H 210°
S 67%
B 60%
6699CC (10.83%)
L 61.62
A -2.82
B -31.43
R 102
G 153
B 204
H 210°
S 50%
B 80%
3399CC (8.87%)
L 59.75
A -12
B -34.49
R 51
G 153
B 204
H 200°
S 75%
B 80%
CCCCCC (8.76%)
L 82.05
A 0
B 0
R 204
G 204
B 204
H
S 0%
B 80%

设计说明

中堂 51x27cm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墨版套色 画店不详
中国人认为『五福寿为先』,寿乃第一福。所以,寿星是家家户户欢迎的吉祥神,每逢过年或祝寿,总会挂上《寿星图》,供寿星像。明代以后,硕大的脑门、鹤发童颜、大耳短躯、面目慈祥的寿星形象才固定下来。此图画八仙,分作吹笛、打拍板、拱揖、戏桃等载歌载舞状,围绕南极仙翁来庆寿。此图的中心是一位端坐的寿星,左手执如意,右手扶鹿,寿星左边相对而坐的是『和合二仙』,画的下部环立着八仙,天上有红日高照,祥云缭绕,地上是瑞石和灵芝,左侧生长着松树和桃树。图画上部的一段文字是:『汉孝文皇帝壬戌元年,右丞相周勃立石,南极章,鸿蒙肇判,南极储精,乾坤同久,曰为寿星,人间显像,锡庆可徵,愿我圣皇,安享遐龄,庶兹天下,永保清宁。万历念伍年仲秋吉旦』,共68字。在画幅的周围,装饰着各种写法的『寿』字,寓有百寿之意。这幅画是先用木版印下墨线,然后用笔着色,画上有红、蓝、白、青、绿、淡绿、黑等颜色。这幅画印有具体年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在我国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这幅画可看出,我国木版年画发展的脉络,先是出现墨线填彩,然后再发展到短版套色。此图流传到日本,被日本刊《支那古版画图录》收录,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之一,但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稍晚一些时候翻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