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龙窖山中有九所,与《千家峒故事》和《千家峒歌》中九峒相吻合。《千家峒故事》说:“千家峒峒中有峒。”《千家峒歌》唱到:“千家峒口雾纷纷,十二姓瑶人落峒中”,“周姓弟兄住三峒”,“李姓
姐妹在四峒”,“包姓兄弟住五峒”,“唐姓弟兄住七洞”……总共是九洞。龙窖山虽然没有明显的九洞,但有九所之说,所谓所就是三面环山,中有一条小溪,小溪边为居屋,每条溪都有一个隘口,即石块砌成的
拱门。又名冲漕。龙窖山九所分别是:古圹、漆坡、朱楼坡、鲁家山、黄花山、梅池、竹铺沟,以及
湖北的殷家冲、李家门。其实所就是洞。《宋史•蛮夷列传》卷四九载:“武冈……溪洞七百八十余所。”龙窖山之所以叫洞为所,乃是因为所是明洪武年间才设定的专事瑶民事务的地方行政单位。
嘉庆《常宁县志》《所旗》:“明洪武七年常宁设所,每所十旗。所隶卫,卫又设千户所。”因龙窖山瑶民早在宋末就已逃离,现居民均为明代以后迁来,故不名洞而名所,受明代影响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