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两种卖画方式,搞的是批发,赶集卖画多是
零售。到了年根,外地客户都不来进货了,业主们就把剩下的货底,自个儿带到集上去卖。过去,高密上集卖画的人,都有一套“唱卖”本领,能根据画上的内容自编一些顺口的
唱词,边唱边卖。唱卖声此起彼伏,交相呼应,热闹非凡。为了引人注意,他们每个人穿着打扮、相貌特征,常常会保持一惯性,即该穿马褂的穿马褂,该留胡子的留胡子。有的人原本嘴里没牙,后镶上了假牙,每逢赶集卖画这一天,就把假牙摘下来,目的就是好让人
一眼就能认得出,可谓煞费苦心。时间长了,这也就成了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高密年画使的
冷色较多,一种色与另一种色在光线柔和的情况下对比鲜明,很醒目,而在强光下就难形成这样的效果,再则,高密年画用的颜色多为品色,这种色怕阳光晒,一晒就走了色。卖画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都不在日头底下卖,而是在背阴处(屋后)卖,如此这般才会显出高密年画新鲜热闹的特色来,由此激发顾客的购买欲。赶集卖画,直接面向的是消费者,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选择和要求是评验年画好坏的可靠的标准,也是艺人们收集市场信息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