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知识图谱
相关图片
有关“隆回县”的更多图片
历史源流
挑花(花瑶挑花)
隆回县
历史演变
隆回境地,夏属
荆州
,春秋战国时,属
楚国
南境。秦属
长沙
郡。西汉分属
长沙
国昭陵县和都梁侯国地。东汉属
长沙
郡昭陵县和零陵郡都梁县地。三国时属
吴国
昭陵、高平、武冈县。隋唐先后属都梁、高平县,改属
邵阳
、武冈县,北宋至
民国
,分属
邵阳
、新化、武冈县。1947年8月始置隆回县。1995年撤区并乡后,设26个乡镇,居住着汉族、
回族
、
瑶族
等26个民族,2014年末全县总人口123万。
-《花瑶挑花研究》阳黎_刘青云
挑花(花瑶挑花)
隆回县
历史演变
隆回,寓名龙回。相传
古时
有一苍龙携八小龙自境内
九龙
山麓起程,往
东海
腾飞,中途回望,
昔日
盘地,云蒸霞蔚,灵秀钟聚,顿生恋故土之情,于是折首回归,安营
九龙
。从此,润物造化,衍育众生。诗般的
神话
,
美丽
的传说,给隆回增添无限风光和神采。
-《花瑶挑花研究》阳黎_刘青云
滩头木版年画
隆回县
历史源流
湖南省
邵阳市隆回县位于湘中偏西南,春秋战国时属
楚地
。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昭陵置高平县,县治位于今隆回高坪古县场。
晋武帝
太康
元年(公元280年)置都梁县,县治在今隆回县城桃洪镇。此后,经南北朝、唐至清,分属现邵阳市(古称宝庆府)、武冈市、新化县。据清《
嘉庆
一统志》和清道光《宝庆府志》载,此地明洪武
五年
置隆回巡司。因此,1947年设县时称隆回,县治置六都寨。1949年,成立隆回县人民政府,县治迁往桃洪镇。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滩头卷》冯骥才
基本介绍
挑花(花瑶挑花)
隆回县
概述
隆回地处湘中雪峰山脉偏西南端,东经110°38'-111°15',北纬27°00'-27°40'。东西宽61.4公里,南北长74.6公里,总面积2855.86平方公里,是一个山区县,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式抬升。
-《花瑶挑花研究》阳黎_刘青云
地理位置
滩头木版年画
隆回县
历史源流
隆回自然和
人文
资源丰厚。虎形山大峡谷神秘幽深,大托石瀑鬼斧神工,
屏风
界打鸟坳万鸟朝凤,蔚为奇观,高洲温泉、月台温泉水热量大,乃天然神泉。
白马
山、望
云山
、大东山、九龙山巍峨挺拔,神韵千古,魏源湖、荷田云仙溶洞、旺溪瀑布、花瑶山寨等都是极具特色的天然景观。我国
近代
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清代著名思想家、
史学家
和文学家魏源,清代
两江总督
、
南洋
大臣
魏午庄,辛亥革命元勋谭人凤,
中国
近代
舆地学奠基人邹汉勋,
毛泽东
的老师袁吉六、孙俍工,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原中宣部部长彭述之等都诞生在这里。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滩头卷》冯骥才
滩头木版年画
隆回县
历史源流
隆回县现有人口112万,面积2,866平方公里,居住有汉、回、瑶、苗、侗等24个民族,辖26个乡镇,1,005个村(社区)。县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最高海拔1,780米,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属高寒山区;东南海拔300米左右,山丘河川纵横交错,属
典型
丘陵地带。境内有辰河、西洋江自北朝南汇入赧河,赧河属资江水系。全县常年平均气温16.9度,平均降雨量1,293.2毫米,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地下资源矿藏主要有煤、铅、锌、金、锰、铁、磷等。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滩头卷》冯骥才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