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
道士王浮著《
老子化胡经》,增益
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传说,成为后来
道士批评
佛教的理论依据。上清诸经之一部《黄庭经》,是
道教内丹派修道之书,它发挥古道书中人身脏腑有主神之说,结合古医书关于脏腑的理论,阐述积精累气、健身长生的道理和方法,成为内丹学的
经典著作。
两晋之交
道士葛洪著《抱朴子》,其内篇集以往神仙外丹理论之大成,标志着上层
道教已有了自己独立的神学理论。他系统论证了神仙必有、长生可致的教旨,并说明学道虽然多途,而最要者一为修德守礼:“欲求仙者要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二为脹用金丹上药:“
升仙之要在神丹也。”其次辅之以清心寡欲、房中术、吐纳行气和
草木药饵。
葛洪取老抑庄,特别攻击张角等代表的民间
道教,表明了丹鼎派
道教捍卫封建制度的政治立场。
葛洪对汉魏政治有违多批判,对社会改革提出一系列建议。他的
学说除
宗教内容外,在宇宙学、历史观、古代化学、医药学等方面,包含着若干有价值的科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