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有主流、支流,同一溪流又有上游、下游,因此
村寨所在的沟又有
内沟、外沟、上沟、下沟与沟口之分。因此同居于
内沟的几个村间的关系,自然比他们与外沟各村间的关系来得亲密。但无论如何,孤立是
村寨生活的主要特色。尤其在过去,沟与沟之间村民往来绝少,这与各沟民众间的资源划分与竞争有关。在下一节中我会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村与寨的区别在当地是相当模糊的,因此现在羌族民众多喜欢用行政区划名称,如大队、小队或组。大队相当于村,小队或组相当于寨。然而这些地方行政划分,与当地的人群划分概念又不尽相同。譬如,为了行政方便而将两个邻近
寨子合成一组,因此同一组里经常还分大
寨子、
小寨子或上寨、
下寨。有些羌族
知识分子以
行政村(组)与
自然村(寨)来区分两者。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羌族各个乡有多少村或多少组,但总共有多少本土观念中的“
寨子”,恐怕不容易统计出来。主要困难便是我们不清楚,根据当地人的观点,每个组内部究竟可分成几个“
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