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还有一幅戴廉增画店刻印的《美术教育》图,与当时社会提倡的“美育”思想有关。过去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章以取士的封建教育,入
民国后改为学校制。如何利用学校教育,改革
中国落后面貌的问题,开始有人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美育”问题,认为“美育”可改良人的品质。
民国教育总长
蔡元培在他发表的《以艺术代
宗教》等文章中,反映了这种“美育”能改良人民品质之思想。他认为“美育之附丽于
宗教者,常受
宗教之累,失其陶养之作用,而转以激刺感情”。他将解决办法归结到“以美育代
宗教”上去,称纯粹之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事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日渐消沮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