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瑶的蛇
图腾信仰文化表现在多个层面。首先,要追溯到
瑶族的发展历史以及瑶民族与越民族之间的密切关系。
瑶族是“古代南蛮中蛮族的后人”。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楚、吴、越间互相融合,在
史书上“蛮”“越”族系混称,《
史记吴太伯世家》索隐云:“荆者,楚之旧号,以州而言之曰荆。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瑶族与越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交错杂居,交往密切,互相融合。越族以蛇为
图腾,由此也就影响到
瑶族及其中的花瑶也以蛇为
图腾了。其次,花瑶聚居在溆浦九溪江、山背一带隆回县虎形山乡,那里山深林密,环境湿热多蛇。长久生活在这样多蛇的地方,花瑶人对蛇的习性自然十分熟悉,而蛇有很多人类所不及的本领,如可以爬树、可以钻地,还能在水里生存、长久耐饿等,因此蛇被花瑶人看作灵物,成为花瑶的
图腾。所以,在大量以
动物为题材的花瑶
挑花中,蛇图案最为丰富,有盘蛇、交体蛇、昂头翘尾蛇、无尾双头蛇、蛇缠蛇等,多达上百种。且挑出来的蛇形图案千姿百态,充满了
挑花妇女的奇思妙想。再次,花瑶的蛇
图腾与古老的
生殖崇拜观念有联系。据
史料记载以及前人研究,
女娲为人头蛇身,而
女娲创造人类,化育万物,拥有强大的生殖能力,因而“
女娲蛇身”也被看成是生殖的象征。从花瑶的
生殖崇拜观念,可以看出花瑶是一个以蛇为
图腾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花瑶
挑花作品中蛇类图案最多、也最为丰富和奇特的原因。“相交蛇”
纹饰挑花筒裙是花瑶
挑花蛇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从所绣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分为左右两部分,两部分所绣的蛇身相互缠绕在一起,交媾合欢,而蛇头相对,且整幅画呈中轴对称。这种既巧妙、神奇又浪漫的构思,充分展示出花瑶
挑花中蛇生殖
图腾文化的内涵。